第八百一十六章:造化青莲

仙府长生 长亭空省 3206 字 2个月前

“而且受到元神强度的制约,境界始终无法突破,实力增长停止已经许久。”

“刘某最近正冥思苦想,寻找解决办法。”

为难化为无奈,无奈又化为苦恼,刘玉条理清晰说道。

发挥影帝级演技,面上神色接连变幻。俈

虽然两人交情不错,他也有出手的念头,但不可能无偿相助。

尽管有趁火打劫的嫌疑,但趁着这个机会,试探墨梅有无元神灵物或者相关消息,无疑符合自身利益。

所以尽管高高在上的女真君,在眼前展现娇媚柔弱的一面,甚至温言软语低声下气请求。

但刘玉,还是意志坚定,没有轻易松口。

既不答应也不拒绝,反正就是不正面回答,转而说起自身难处。

“青阳道友......”

闻言,墨梅继续劝说,许诺各种好处。俈

但刘玉铁石心肠,仍旧说着自身难处。

一番劝说无果,墨梅陷入沉默,眼中闪过几分犹豫,似乎正在权衡利弊。

望见对方眼中的犹豫,刘玉顿时心中一动。

“这样看来,此女手中就算没有元神灵物,至少也有相关消息。”

他闪过这个念头。

如果说之前只是猜测,那么结合墨梅现在的表现,刘玉已经有七八分把握。

一时间,洞府大厅陷入寂静,至于灵茶冒出的热气袅袅升腾。俈

“难道只有说出那个消息了?”

思及宗门困境,想到那一桩机缘,墨梅心中陷入激烈挣扎。

但想到玄冰宫步步紧逼,倘若不能渡过眼下难关,自身就算不死也要沦为丧家之犬。

她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做出选择。

当下,墨梅神情凝重不再犹豫,一双美眸凝视刘玉缓缓开口:

“青阳道友之难题,妾身或有解决办法。”

“妾身机缘巧合之下,知晓一种特殊灵物的线索,刚好具有提升元神的效果。”俈

尽管知道对方在演戏,但现在自身窘迫处于被动,她不得不做出妥协。

“哦?”

刘玉神色一怔,当即开口道:

“仙子请继续往下说。”

“同道之间,自当互帮互助。”

“只要能解决刘某难题,仙子所遇到的困难,刘某定然义不容辞鼎力相助!”

见对方总算松口,刘玉也是话锋一转,说到中间加重语气,强调互帮互助。俈

“不知青阳道友,可曾听说过“造化青莲”?”

下定决心,墨梅没有再卖关子。

“造化青莲?”

闻言,刘玉目中精光一闪,关于这种灵物的信息,瞬间浮现于心头。

造化青莲,一种极其特殊的灵物,品阶最低也有四阶。

莲子乃元神灵物,能显著提升元神强度。

孕育三千年的莲子,相当于四阶下品灵物,效果堪比刘玉曾经服用的“炎阳灵露”。俈

孕育五千年的莲子,则相当于四阶中品灵物,对大修士都有不错效果。

至于一万年莲子,更是相当于四阶极品灵物,能显著提升大修士的元神强度!

甚至对化神修士,都有些许效果。

而莲藕莲叶根茎,功效同样十分不凡,可以用来炼制治疗伤势的灵丹。

活死人、肉白骨,根本不在话下。

肉身上的伤势,不管有多么严重,一颗青莲灵丹下去,基本都能在短时内恢复。

即使丹田破损、经脉扭曲,这种复杂棘手的问题,都能轻松被解决。俈

甚至于一些上古传说中,有神人用造化青莲的莲藕,重新塑造一艘“舟船”。

肉身一成型,便拥有某种神异灵体!

造化青莲这种灵物,上古年间都十分罕见,随着上古时代的落幕,如今已有数十万年未曾现世。

中域都没有相关消息,刘玉也是在一本古籍中,才偶然看到这种灵物的资料。

“不错,正是“造化青莲”!”

注意到刘玉眼中的思索,知道对方听说过这这种灵物,墨梅没有再仔细解释。

当即,她继续说道:俈

“妾身修炼到元婴中期,已经有一些年头,之所以进展缓慢,最大原因便是元神强度不足。”

“若是拥有一颗青莲子,说不定此时已经到中期巅峰。”

“所以这种灵物,妾身自然是没有,只是偶然得到相关消息。”

“据妾身所知,中古某位神君坐化的洞府中,就存在一株造化青莲。”

“只要道友出手相助,待到本宗危机解除之后,有关那处古修洞府的消息,妾身定然悉数告知。”

“可以确定,消息十分可靠。”

墨梅言辞清晰语气肯定,直言中古某位神君坐化之地,一定有造化青莲存在。俈

但古修洞府在哪,以及那位神君的具体信息,她则是含糊其词只字不提。

显然这是此女的底线,刘玉不先答应下来,并为丹鼎宗困境出一份力,是休想得到具体消息了。

感受到对方语气中的坚决,他清楚意识到这一点。

“根据古籍记载,造化青莲的生长习性推断,这种灵物应该可以通过仙府催熟。”

“一旦搞到手,通过仙府催熟出青莲子的话,元神修为必将突飞猛进。”

“如此一来,晋升元神的最大障碍也被扫除!”

思及此处,刘玉内心火热。俈

他知道,墨梅说出一部分秘密,自己再不表示一下,这次会面很可能不欢而散。

当下,刘玉轻轻呷了一口灵茶,面露笑容道:

“玄冰宫所作所为,刘某略有耳闻。”

“其宣战借口,完全是子虚乌有,狼子野心暴露无疑。”

“人妖大战方才结束,就迫不及待对同道下手,削弱我人族的整体实力,置天南人族安危于不顾。”

“如此倒行逆施之举,刘某实在是意气难平,于情于理都不能袖手旁观。”

“否则只怕道心,都会因此受到影响!”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