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山,这座地势险要的堡垒,就这样在革命军的面前敞开了大门。
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没有血流成河的惨烈,文殊山兵不血刃地落入了革命军的手中。
这一消息传到徐占彪的耳中,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围困肃州城的绝佳机会。
徐占彪迅速命令他旗下的七十师官军开始掘沟挖壕,围绕肃州城建立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然而,徐占彪的计算显示,他的兵力严重不足。
他的步兵仅有四个团,八千多人,这对于围困一座城池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随即向左宗棠请援,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兵力支持。
左宗棠在接到徐占彪的求援后,虽然深知战局的紧迫,但大军出征的准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严令张耀的六十八师尽快整装出发,前去支援徐占彪。
然而,即便是以最快的速度,大军的准备也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面对这样的困境,徐占彪只能将现有的兵力一分为二,每个营的人数都被削减到300多人。
他们环绕肃州城大半里筑起堡垒,开始了漫长的围困战。
尽管如此,北门外三里处的沙子坝仍是一个真空地带,无法形成完整的包围圈。
马文禄抓住这个机会,赶紧派弟弟马四连夜构筑工事,意图在此处打开一个缺口,为肃州城争取一线生机。
马四在接到兄长马文禄的命令后,心中明白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任务。
在夜色中带领士兵构筑工事,每一锹土都显得沉重。
马四望着疲惫的士兵,心中不禁想:“我们能否在这里守住,能否为肃州城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他的眼神坚定,但内心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