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而左宗棠的队伍,则如同一条巨龙,蜿蜒在西北的辽阔土地上,所过之处,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记。
这种情景,不仅激励了军中的士气,也让华夏国的百姓感受到了国家的力量和决心。
左宗棠的出行,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全而努力奋斗。
而那口大寿材,随着队伍的前行,仿佛在无声地宣告:左宗棠虽老,但报国之志未老,为国家,他愿意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这样的壮举,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为之动容。
左宗棠在安西稍作停留,补充了必要的物资和休息后,便马不停蹄地继续他的征程。经过一番艰苦的行军,他终于抵达了哈密。
哈密的市长明春和预备役旅长魏忠义,得知左宗棠即将到来,深感荣幸与责任重大。
他们率领着一众官员,出城三十里,以最隆重的礼节迎接这位年迈却依然威风凛凛的大臣。
左宗棠的队伍在哈密郊外停下,哈密的地方官员们纷纷上前拜见,表达了对左宗棠的敬意和支持。
左宗棠虽身体疲惫,但精神依旧抖擞,他对哈密的官员们表示了感谢,并简要了解了当地的军政情况。
与此同时,有细作(即间谍)紧急将左宗棠抵达哈密的消息传递出去,飞报至远在伊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
伊犁的局势紧张,左宗棠的到来无疑会对当地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在伊犁的俄军指挥官科尔帕科夫斯基得知左宗棠亲自到达哈密的消息后,意识到这一行动可能对俄国在伊犁地区的利益造成威胁。
他深知左宗棠的威望和军事才能,因此不敢掉以轻心。
当天,科尔帕科夫斯基便派出快马,火速前往总督府,将这一重要情报上禀给考夫曼。
考夫曼作为俄国的总督,负责处理与华夏国的关系以及伊犁地区的军事和政治事务,左宗棠的到来必然会引起他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