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特加说得非常轻巧,在真正见识到罗斯人航行便利之前,辛克马尔难以置信他们的航行高速。
不经意间,哈特加已经透露了罗斯军下一步的动向。实则那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无论查理是否要进军阿尔萨斯地区、围攻斯特拉斯堡,罗斯军是一定要举重兵参战的。罗斯军内一直憋着一股强大气力,他们一定要干掉了“皇帝”洛泰尔,这也是漫长远征的终极目的。
辛克马尔可不敢将内心突然萌起的阴暗面展示出来,他的确带着整个兰斯背叛皇帝,倒是洛泰尔战败被杀,随着能指责他的人都死掉,兰斯的“背叛”摇身一变,就成了推举新王的光荣之举。他就是心虚,所以洛泰尔最好去死,其家族世系最好也突然集体暴毙。
他继续在罗斯军营地里待了两天,大主教去了罗斯军营后突然没了音信,一下子令查理觉得,留里克就是出于某种目的硬是扣留了大主教。
直到辛克马尔派出使者回到莫城,向留驻城市的多位主教指明,罗斯王并没有下令扣留,仅仅因为大主教有意用一双眼睛审视“骑马的野蛮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查理而言,他继续待在莫城就是在浪费时间。
修道院内召开的会议已经将事情谈妥,下一步就是大军开赴兰斯举办盛大仪式。查理当然不知道突击留驻罗斯军营的辛克马尔,又与留里克、雷格拉夫,以及一系列的贵族做了密约,并许下重大诺言。
细究下来,那些承诺代表着兰斯方面并非对查理高度信任,他们在两头下注,尤其是寄生于法兰克残躯上的麦西亚王国,辛克马尔不会把话点名,他透过哈特加的暗示,也感觉这一世系来自北方与不列颠岛的小王国,有可能取代法兰克创造新辉煌。
若非出于这种认知,辛克马尔也不会拍拍脑袋,意欲将万人规模的难民打包送给雷格拉夫。
兰斯城的南方是一片山区,它是本地区的制高点,一些小溪自此发源,它们如叶脉般密集,默默滋养着一大片土地,山下的农田因而比较肥沃,一些较为平坦的山坡也易于开辟成葡萄园。
山脚下有多座村庄,它们似乎数百年前就已经存在,兰斯方面对五个山下村庄的书面记录指明非常古老,可以诉诸于罗马时代。
村庄的产权、治权、财权全都属于兰斯大教堂,当地税收全部进入大教堂的圣库。兰斯周边尽是这样的村庄,依附兰斯的城市,一如沙隆城,其周边的村庄也都是这样的情况。
仅仅在兰斯大主教区内,以城内的圣母大教堂为办公地,以枢机评议会为核心,以兰斯大主教为名义统治者兰斯完成了区域内的集权。
辛克马尔作为大主教,他被评议会赋予很大特权,于是可以凭着一己之见将进抵兰斯的军队安置在某些地域,甚至痛快地许可野蛮人的军队兵不血刃地站在兰斯城下。
他提及了这样的采邑村庄——哥提村。
其实,他在与留里克探讨罗斯军如何驻军时不小心说漏了嘴。
两千人规模的骑兵已经非常强大,其中又有三分之一属于法兰克贵族的军队,抛去所有的信仰不谈,留里克就是他们军事同盟的头领。
然而真的进抵兰斯,出于于礼仪考量,罗斯王本人最好不要进入兰斯城。
留里克也生怕让城市居民意识到,之前疯狂袭击大主教区的军队就是他的兵马,如果引起不必要的骚乱就糟了,就故作恼怒地答应下来。
作为交换,罗斯骑兵必须驻扎在一个即靠近兰斯城,又能迅速得到补给的良地,同时地域平坦交通方便,利于骑兵快进快出。
辛克马尔提及了多个方案,罗列了多个村庄。
怎料留里克突然问询哪个村子距离罗马大道较近,他张口就是“哥提村”,就看到罗斯王一拍大腿扬言就在“哥提村”驻扎。
当辛克马尔面露难色,觉得事情很不妥时,指望罗斯王收回话语已经不可能,也只能苦笑着答应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