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看了她一眼,点头道:“多谢姜姑娘开解。”
两人正说话间,已来到楼壁之前。只见两首诗作已被刻在石壁之上,字迹清晰,气势磅礴。众人纷纷驻足观赏,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陈明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那首诗,心中却升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高濲啊高濲,用你的诗为你扬名,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天意?
正当他沉思之际,杨维桢老先生再次走了过来,低声对他说道:“高公子,老夫有一事相托。”
陈明连忙拱手道:“楼主请讲。”
杨维桢沉吟片刻,道:“老夫年事已高,已无力再主持岳阳楼之事。今日见公子才华横溢,胸怀宽广,不知可否愿意接任楼主之位?”
陈明闻言,顿时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杨维桢竟会提出这样的请求。
反应过来后,他连忙推辞道:“晚辈才疏学浅,恐难当此大任。”
杨维桢闻言,见对方目光坚定,显然已下定了决心,脸上露出失望之色,道:“好吧,那老夫就不强人所难了!”
楼内虽尚存赋文未看,但既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珠玉在前,即便时光流转到七百年后的 21 世纪,依然没有任何一篇作品能够与其相媲美。
如此一来,陈明心中对于继续观看其他赋文已然失去了兴致。
于是乎,他先是向身旁的姜楠征询意见,待得到对方首肯之后,两人旋即便转身离去。
当他们再次现身之时,眼前所见已是一家装潢雅致、热闹非凡的酒楼。
陈明毫不犹豫地从怀中掏出一锭沉甸甸的白银,随手抛给了店老板,并吩咐道:“给我和这位姑娘开一间上好的包厢,然后再备上一些精致的酒菜。”老板见钱眼开,赶忙满脸堆笑地点头应承下来。
不多时,陈明与姜楠就在宽敞舒适的包厢里落了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