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大清朝没了

但对于皇帝来说,这却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因为只有这么做,才能完成从满人的皇帝,升级为大清皇帝的这次史诗级升级。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

就是如果有一天,满汉之争到了一个撕破脸皮的程度。

因为有汉人,也有满人,所以皇上可以站在中立的位置上,坐看满汉之争,而不是被其中的任何一方强行拉下水。

但有得必有失,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

皇权就好像香饽饽,所有人都想要咬一口。

所以在皇帝采取行动之后,其他人必然会为了权力,从而想尽一切办法,从中分一杯羹。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九龙夺嫡之后,成功继位的雍正砍了一大批旗人。

而这些旗人挂掉之后,空出来的这部分权力怎么办?

这必然会出现新的权力集团——外戚!

前有顺治,后有雍正。

康熙不是没考虑这个问题。

但晚年的他,已经没力气做这些事情了。

九龙夺嫡是他的最后一刀。

这一刀落下,这位手腕极其可怕的冷酷帝王,耗尽了最后的一点精气神。

他的一生太累,八岁丧父,十岁丧母。

为了收拢权力,甚至不得不斩杀鳌拜!

历史上的鳌拜真的要谋反吗?

不,鳌拜没理由这么做。

因为大清朝外部有以吴三桂为首的藩王。

除此之外,大玉儿(孝庄皇后)这个女人还没死呢。

她不死,鳌拜就不敢给小皇帝甩脸色。

毕竟这位老太太背后,可是整个科尔沁草原!

康熙杀鳌拜,绝对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之一。

如果是中后期的康熙,康熙会选择让鳌拜和吴三桂狗咬狗,而不是以谋反的罪名强行杀死鳌拜。

但当时的康熙太年轻。

血气方刚的年纪,不是很懂什么叫政治。

至于后来的事情?

受康熙王朝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康熙对吴三桂宣战是冲动的。

可实际上?

鳌拜死后,吴三桂的力量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膨胀。

宜早不宜晚,如果真的等吴三桂主动起兵,或许大清朝的国祚,将会在康熙这一代走向终结。

所以这一战必须要打。

越早打,胜算越大,拖得时间越长,失败的概率就越高。

如果真的等康熙准备好,再跟吴三桂斗?

最大的可能就是——整个大清朝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