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4 苏水寿对资本社会变革的研究

三路 快乐的笨小孩 2593 字 10天前

苏水寿进一步研究了怎么完成革命,怎么完成社会变革。

主要的锚点就是两个,一个是纲领,另一个就是组织。两个小问题其实是一个大问题,究其根本,其实就是社会主义的完成方法。

纲领:既然工人无法产生真正的社会主义意识,那就从外边灌输进去!

这个纲领必须足够大!既不能仅限于无产阶级内部的关系,也不能仅涉及单个资本家和单个工人群体之间的劳资关系,亦或是只涉及整个资产阶级作为国家与整个无产阶级之间进行斗争的关系,而是要只有涉及无产阶级“外面”的一切阶级斗争和阶级压迫现象的关系,才有可能推翻资本主义。(说简单点就是纲领不能局限于自身,某一群体,某一国家,而是要把“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理想足够大,那有什么办法呢?有什么手段吗?

这个时候,就需要引进组织了。

组织:只有由无产阶级率先觉悟的分子、最先进的部队(这些人往往不是工人无产阶级,而是知识分子等,甚至是资产阶级中背叛了自己阶级的良心人。就比如周恩来总理同志、马克思、恩格斯等等,都不是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参与者),将上述阶级斗争与阶级压迫现象的关系全面地、具体地、及时地、生动地向无产阶级群众揭露出来。而这些率先觉醒的人,所形成的组织,或者说政党,就是纲领的提出者。就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他们进行不断的、全面的、群众性的揭露和鼓动,才能把社会主义从“外面”真正灌输到无产阶级中去。

而这个先锋队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就是“the Communist Party”(共产主义的党派,简称共产党)(下文以TCP代指)。

苏水寿研究到这,开始思考如何建立一个党派。

首先,就是权利义务问题。这里有一个定理“由谁产生,对谁负责”。比如首相如果是由议会选举,那么就是对议会负责(君主立宪制);由如果是由国王任命,那么就是对国王负责(君主制)。这个也可以用于先锋队的方面,即TCP的成立方面。也就是说无产阶级先锋队绝非是某些人自封的,而是无产阶级自发拥护的,是要接受无产阶级的检验的。

也就是说,这个政党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是她(或他)与其他压迫者最为本质的区别。既然如此,那么就说明任何一个党员或党组织都有权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权批评中央的错误。对于下面人的意见,中央应该认真研究这些意见,应该容许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容许基于无产阶级立场的思想斗争,在不用违反党性的斗争手段的前提下来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如果中央不能如此,而是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搁置争议,亦或是以某些借口压制基层,封锁基层的发言权,甚至于以恐怖主义控制整个政权,那么这个中央就不合格,就是背叛了无产阶级利益的,是变成某些“人”谋利之工具了。那么最后革命必然会失败。

同样的,如果基层不是以无产阶级为立场,而是借着所谓的“发言权”歌颂敌人,破坏革命,也需要群众们认真辨认,将这些蛀虫剔除。

无疑,这会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是需要结合国情,结合历史背景,结合当时的具体条件来辨认的。

第二,就是时间问题。我们知道了,无产阶级的先锋队TCP是按照社会发展必然要成立的,但是什么时间成立,怎么完成?

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始积累时期吗?必然是不会的,那个时候连工人阶级都可以说是没有几个,全都是工场生产,就是手工业者罢了。

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主义时期吗?苏水寿立马否决了这个时期。上面说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由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依旧是上升阶段,生产力在不断发展,经济条件在不断变好。在这个时期提出TCP的成立问题必然不会得到大多数工人的响应而失败。(见第30章,宪章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资本主义还在上升阶段,难以形成广泛的群众运动。当时大多数人生活水平在稳步上升,很多工人们政治热情并不高,进而导致工人运动失败,领导者要么被捕,要么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