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朱纯臣难受的是,据说这个女子跟杨延宜还有着一些关系。
而她之所以能够进入皇宫,为朱由校保驾,也是杨延宜的安排。
在听到这些消息后,朱纯臣就彻底没了别的想法,只希望平平安安完成差事,也就是了。
一路上风平浪静,没什么好说的。
眼看着即将到达登州府,按照规制信王殿下前往,巡抚应该出城迎接的。
所以早早的,朱纯臣就派人通知了袁可立。
袁可立听到消息,也是极其的错愕。
因为朱由校早已取消了监军,莫说杨延宜那边了,就连自己身边,都没有委派监军。
他还不知道京城里发生的那些事情,在听到信王将要前往辽西之后,却是皱起了眉头。
他与朱由校不一样,朱由校十五六岁,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
可他不一样,袁大人活了快六十岁了,知道有些事情是会犯忌讳的。
虽说只是信王前来,但他毕竟是皇族,是当今天子的胞弟,代表的是大明皇家的脸面。
土木堡之变,是压在所有文官心头的一根刺。
之后的每一任君王,都被文官死死的限制在有限的活动空间内。
武宗那么叛逆的一个皇帝,出了一趟长城,跟瓦剌的小王子打了一仗,就被文官们骂成什么样了。
现在皇帝竟然又将信王派往了前线?
虽然是在杨延宜的身边,但前线毕竟是前线!
袁可立十分的恼怒朝廷的安排,但信王到了总不能晾着他吧?
于是,他只能咬牙将信王迎进了登州府。
朱由检从来没有见过海,他生在深宫、长在深宫,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
辽阔无垠的大海,让这位十岁的小王爷丢掉了一切端着的架子。
在这登州府,安全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袁大人如今要钱有钱、要人也有人。
那些招募的新兵虽然还不知道能不能打,但数量上还是很能唬人的。
在听朱纯臣所说,信王还要带着粮草、军械前往辽东的时候,袁大人将头摇成了拨浪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