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五十年朕亦等

张昭的行程被制成奏疏摆上刘辩案台。

看的刘辩连连点头,就目前来看,张昭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十分积极。

关内侯爵位的诱惑不小啊。

若这次考校司隶崭露锋芒,其他州郡会纷纷学习,州牧照本宣科的先考一遍再往京城送。

科举的雏形不就出来了?

是,现在小百姓里识字的没多少,但只要学堂建起来,人才便能井喷式增长。

建学堂的事,可以借先帝创办鸿都门学的势来做,如今鸿都门的文学院和医学院就是好的样品。

无非就是找借口多开几家。

虽治标不治本,但比没有好。

然后还有一股风能借。

张昭在弘农推行的这射堂那武堂。

第一步,高度赞扬张昭的成绩,等大臣们顺着他的话夸完,他就宣布要将武堂开遍全国。

第二步,武堂遍地开花后,要求武人必须识字,在大汉如今文武不分家的时代推行不难。

人家徐庶、卢植、刘备、杨彪、程昱都是文武全才。

前面两步做好了,一切就活了。

武学院里总有人偏科的人,打架不太行,沙场又怕死,破罐子破摔往举人的方向走。

一试之下尝到甜头,慢慢的就会有越来越多人专精文学。

人多了会倒逼武馆分流。

接下来就看事态会如何发酵。

……

一转眼又是半月过去。

北方各州郡才子启程,益州、扬州、交州象征性的举荐了些人在往洛阳赶。

除此以外还有几件大事发生。

蔡琰临盆在即,刘辩将迎来第二个孩子。

还有,在张昭的主持下,司州的才子被集中考校。

考校持续三日,成绩最差的五成人会被剔除,通过者便能被当做举人举向朝廷。

此外,朝廷发诏送往凉州,推算时间,征西大军应当已经收到消息拔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