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的话半个月就能回来,慢的话可能需要一月时间。
还有就是糜家小妹糜贞,在掖庭学成,可以入宫了。
不过因为蔡琰快生了,这件事暂时被搁置。
太医台有新动作,已经不满足于抓猴子,锦衣卫秘密送了批俘虏到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无人知晓。
最后便是司金府。
司金府同时推进三大利器的研究。
搭配霹雳炮所使用的大范围杀伤陶罐、水稻、更大的战船。
前者倒是有所建树,后两者都将司金府难住了。
尤其是水稻。
早在很久前,刘辩就曾提点过韩暨,他听着很魔幻,找了块田日日实验,直到今日也没能研究出什么。
刘辩因为有尚书台分担奏疏,两千石以上官吏又不多,所以清闲下来。
闲下来的他来到司金府水稻田检查,韩暨满身泥,从田地里窜出来向刘辩行礼。
刘辩盯着眼前已经成熟的稻田,扶起一株稻穗打量,看了一会儿就摇头。
放下后转身望向韩暨,问道:“卿研究的如何?”
韩暨的情绪立刻低落下去,摇头苦笑道:
“不行,这些稻种都是臣优中择优,小心翼翼从南方运来,可到了这里,产量几乎锐减。”
原本以为天子会失望透顶,谁料刘辩只是呵呵一笑,道:
“陪朕好好看看你的田。”
“喏。”
韩暨跟上刘辩的脚步,在田埂上走着,刘辩时不时的停下脚步捧起一株稻穗查看。
韩暨在旁边解释:“在南方种植水稻,普遍亩产三石,更有甚者能达到四石,几乎是小麦的两倍。但臣在此耕种,水给足了,养料不曾缺,可却连一石的收成都没有。不仅成熟过程较长,而且长势不喜人。”
刘辩点头表示理解,说道:“土地、光照、水质、气候、温度等都有区别,若只是一味的寻求南方之法,种不出好的稻米朕有所预料。”
天子的意思韩暨只听懂了一半,躬着身等天子继续指导。
刘辩停下脚步回身,询问道:
“有没有一些株长得健壮些?”
“这倒是有,不过不多。”
“所以你该往这方面努努力,有句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若你能让一整片田都达到那几株的产量,岂不是就研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