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只怕用不了几年,他们兄弟姐妹之间,恐怕就会因为银钱分配不均,而产生隔阂与矛盾。

正所谓“子女不和,多是老人无德”,虽她这个土埋脖子的老婆子,对所谓的有德无德已经看得很淡。

但乐宝的人生还长着呢,她又怎能因自己的缘故,而致使乐宝日后亲缘淡薄呢。

梁青娥把乐宝揽在怀里,笑着道:“乐宝,方才你少算了一样。”

乐宝眼睛睁的大大,掰着指头又仔仔细细算一遍。

眼里满是疑惑:“我少算了啥。”

陈秋莲继续缝着手里的衣裳,闻言悄悄打量婆婆一眼。

从乐宝略微晓事后,婆婆几乎从不许家里人逆着乐宝的意。

这么明晃晃揭乐宝的短,几乎从没有过。

她闹不明白婆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她一向谨慎惯了,只坐着安静缝衣裳,并不多开口。

只是,想到乐宝要上二十两银子一年束修费的女子学堂,陈秋莲看着坐在她身边安静劈线的大毛妮,心里不禁有些犯愁。

梁青娥见乐宝实在想不起来,温声道:“你忘了橘子树的收益,要往公中交五成呐!”

“呀!真是忘算进去了。”

乐宝一脸懊恼,忙又掰着指头开始算,等算明白后,满眼沮丧。

她要足足攒四年银钱,才能去黄川镇读书呐!

四年也太久了些。

“乐宝,橘子只有到秋天才熟,而且橘子树好伺弄,你也不用天天盯着,闲着时,你可以和哥哥姐姐们琢磨啥营生能赚钱,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多力量大,说不定用不了两年,二十两银子就攒够了。”

梁青娥说话时留意一众人的神色,见陈秋莲神色明显轻松松快不少。

她微微一愣,稍稍一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大毛妮和二毛妮见大,尤其大毛妮,十五岁的姑娘随时都会有媒人来家说亲事。

家里的进账一是食摊的收益,二是管理薛家茶棚的工钱。

至于地里的产出,能在交完粮税后再填饱全家人的肚子,就算是风调雨顺、老天开眼,这方面收益可以忽略不计。

而不管是食摊的收益,还是薛家茶棚的工钱,这几年进账总额来去不大,刨除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再给各房人发完工钱,余下的还要供几个孩子读书。

到明年,家里六个壮都要上学堂,大壮更是读了好几年书,正月去黄夫子家里报名时,夫子更是直言大壮明年可以下场一试。

本朝考取秀才功名需得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