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与朱允炆一战结束后,朱棣就以不再起兵戈之名,夺了他们大部分兵权,让他们修河堤去了。

二人明明给朱棣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转头就被他过河拆桥,心中自然也是愤愤然。

如今听闻朱允熥要南下剿灭倭寇,这两个长辈也是忧心忡忡,在他们的眼里,他们这个小辈久居深宫,从小还体弱多病,战场上那种生死搏斗的局面,哪里是他能去的。

“允熥!我已经向陛下申请随你一同前去抗倭了,你去那种凶险之地,舅舅怎么可能放心啊!”

常茂紧紧拉着朱允熥的衣袖,对他来说,朱允熥的命比他自己孩子的命还要重要。

朱允熥心里也是莫名地一酸,抛却他们的身份不谈,天底下哪里有血浓于水的亲人不相互关心的道理。

蓝玉对常茂这等夸张的反应有些无奈,他反而提出来了不一样的想法:“若是允熥此战能够积累一点军功威望也是好事,两浙总督胡濙是我的故交好友,你到时候可以与他联系。”

对于两位长辈的关心,朱允熥都是点点头,他在想两人走得如此近,恐怕这是朱棣不愿看到的。

“两位放心,此行我定会照顾好殿下,待平倭回来,凯旋归朝。”

郑和牵着马来到二人面前,非常伶俐地行着礼,并且极有眼力见地蹲下身子,让朱允熥踩着他的背,翻身上马。

“舅舅,就此别过了!还请你放心,好好地完成修筑河堤的任务,为陛下分忧,为黎民平难!”

朱允熥牵着马,一拽缰绳,胯下马“咴律律”地叫了起来,片刻之后,战马便极为温顺。

接着大手一挥,颇为豪迈:“郑和,行军!”

军中声鸣响起,一万的步兵三千的骑兵在这一刻以军阵方列,跟随着朱允熥离开了金陵,以金戈铁马之势,向着南方而去。

蓝玉看着朱允熥离去的方向,拍了拍还在伤感的常茂:“我怎么感觉允熥这个孩子并不像是我们想的那样体弱多病,刚才那番气势,包括上马,非是军中之人不能做得出来。”

常茂从伤感的情绪中回过神来,看着蓝玉,有些疑惑地问道:“你的意思是……允熥或许还有另一面?”

蓝玉平时的时候仗着军功飞扬跋扈了些,但不是傻子,看着掀起阵阵尘土的大军,嘴角微微上扬。

眼神当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