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孔盛斋送别秋风时(4)

乾心论道 客笑而还 1228 字 2天前

武次郡,自从三日前,陈仲要来拜望武次乡侯祠庙的消息传至。

整个郡城内外便都为此而轰动了。

贩夫走卒并不清楚士人们轰动什么,但他们为郡守丁夏的一系列政令而轰动,比如开出赏格募人整洁街市,又比如能在三日内使自家房舍焕然一新者赏赐布帛……

一时之间,满郡百姓争做“役务”。

武次郡内聚集的士人们越发佩服丁夏了。

民恶劳役,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换了士人们自己的家乡,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做下来,说一句“怨声载道”都是轻的。

但在武次,几乎每个奔忙于道路、房前屋后的人,都是喜笑颜开。

一时间,到处找着借阅《管子》的士人,比往日多了数倍。

只因丁夏在《五行太玄经》之外,最为推崇的便是《管子》,而且丁夏支持形名说,曾在许多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主张,称希望桓志以《管子》之法,替代形名说中现如今的《商君》之法。

它们固然都是法家之属,实则多有不同。

当下孔劭、谢弼大失人望,丁夏又让士人们看到了《管子》之法的实际效果,这就由不得人们不去追捧了。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

丁夏率郡府诸吏员,以及丁氏族老、子弟等百余人,早早出城,来至淯水西支流经武次郡南部的河段。

此处地势平缓,水流到了这里也显得波澜不惊起来,近古时,便有渡口,到了前汉之际,渡口规模渐大,甚至还曾在两岸形成过繁华集市。

只可惜汉亡之后战火频仍,没有城墙保护的集市早已成为过去。

即便丁夏任武次郡守以后,着力恢复民生,也只是先行重建了较为简陋的渡口。

陈仲若来,十成要在这里上岸。

随着丁夏到此迎接,数以百计的士人也纷纷乘车而来,还有家财不足以供养车马的士人,或骑驴、或步行,聚集在周围,对陈仲与丁夏很可能会发生的斗法,翘首以盼。

檀德台上,丁夏没有动手,陈仲虽则出手,却是针对的雁冲军。

蓬莱士人都很好奇,于斗法一途中,已经隐隐有天下第一之誉的陈仲,到底强到了什么地步。

寻常修士肯定是没资格去亲身体验的。

但丁夏或许有资格的呀!

当然,在场数百,甚至可能上千的士人,没有谁认为丁夏能赢。

“世伯,你当真要一意孤行?如今败于陈公之手,固然算不上耻辱,却终究不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