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地动之后,不过数月,孝穆驾崩,末帝即位,世人中多有认为“元和地动”乃是上天示警,预示后汉将亡的征兆。
巢稚便是元和地动中的咸都幸存之人,他当日随父兄驱运牲畜进城,就在城门附近完成交易,故而地动发作,第一时间逃出城外,回身看时,见厚重的城墙,好似压迫着整座城池向下陷落一般,以外墙为界限,整座咸都城缓缓沉没。
当时有一妇人怀抱婴儿,未能冲出城门洞,最后只能将婴儿高高举起,试图送去逐渐“升高”的门外土地,只可惜凭借她一人之力,显然无法如愿。
巢稚回头见此一幕,不顾父兄阻拦,奔回城门界限处,救出婴儿,交给无奈跟来的父兄,又想将那妇人救出,然而巢稚脚下土地崩塌,连他一起跌回城内,陷入地下。
地动发生后,洪陆各地有所感应的修士,纷纷前去救援。
巢稚便是被风神沛寻到,搭救出来,最后拜入止休宗,为风神沛亲传弟子。
可惜的是,当年之事对巢稚影响甚大,在修行上造成了颇多碍难,使得巢稚修为进境缓慢,勉强突破感应,这么多年来便一直原地踏步了。
修为不足以服众,就使得巢稚威望不足,不过苏门先生若是全力支持他,威望反倒是最不必在意的事情。
甚至,若是因为不服气,而使钟季拙、傅碔那班人离开止休宗,在陈仲看来反倒是好事。
然而苏门先生的回答是,风神沛和巢稚都无意执掌宗门,他也不愿勉强他们。
而且,除去这个原因,还有一点就在于风神沛和巢稚的年龄都足够大了,如果再让他们分心于管理宗门俗务,那他们的修为可能真的就一点点继续精深的机会都没了。
年龄确实是个问题,孝穆元和年间,巢稚就已经是少年郎了,比陈仲年岁都大。
铜鹈翁风神沛更不必说,他是苏门先生的师弟。
可是,就因为这些,把宗门交给钟季拙真的合适吗?
苏门先生当时笑着反问,为什么不合适?
祖师庄子之时,有止休宗吗?
当真正追随祖师之道的止休宗要与坐落于竹山的止休宗告别时,为什么不能相忘于江湖呢?
钟季拙愿意承担起止休宗,愿意去做一名止休宗的宗主,何不让他去做呢?
这是苏门先生故去前,最后一次指点陈仲,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