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兆未明管辂答卜辞(3)

乾心论道 客笑而还 1245 字 2天前

管辂笑眯眯的,容貌虽丑,笑起来却也和善。

孙邕本就与他关系不错。

做为能够被卢毓举荐,参与到为《论语》历代训注做集之事中的人,儒家学问不可谓不深。

但在能够仅凭《易术》,便成就大修士的管辂面前,孙邕不钦佩都不行!

《道德》、《易术》,这两部先师着述,都是不涉及丝毫具体的修行法门的,其中所载,是二位先师对自家的“道”的认识与阐述!

寻常修士,别说凭着《道德》、《易术》修行了,就算是用这两部书,参照现成的修行法门,为修行法门做指导,都是相当大的挑战,非要学问精深、境界高明的大修士不可。

而像管辂那样的,不说是古往今来绝无仅有,也是中古以后,有记载流传至今的唯一一个。

但凡是稍稍用心于学问的儒家修士,见到管辂,无不对他先敬三分。

管辂却也是脾性温良,与谁见了都是温和谦恭相交,因为他精于卜算的名声在外,许多人一见他就向他求卦,他也从不推辞,每每随口应答,而后无不应验,由此名声越来越大,交好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孙邕与管辂之间,便是如此。

“愚兄算得什么良禽,公明戏谑了。”见过礼,孙邕不以为意地朝管辂摆手说着,话语间满是萧然:“向日曾得公明卜辞,断我居乡野以终老,如今果然将要应验。”

管辂听了这话,只是笑笑,并不接言。

孙邕自是知晓,自己此次再度拒绝何晏,第六次贬官肯定就要被彻底赶出朝堂了,但这也是他自己所求,没什么好多说的。

倒是荀融才刚刚步入仕途,想到这儿,孙邕忽而道:“难得与公明相遇,伯雅何不问上一卦?”

荀融听了却只是拱手摇头,道:“前闻公明先生曾与长社钟稚叔谈易,公明先生卜得钟稚叔生辰,钟稚叔不敢更卜死日,在下虽不敏,亦不敢以生死付先生。”

孙邕顿时愕然。

关于旁人求取管辂卜算的传言非常多,但不让管辂卜算的,先前却只有长社郡钟氏的钟玉一人。

往常说起此事,大多数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管辂卜算的神妙之上。

此刻再经荀融一说,孙邕才终于察觉,像钟玉、荀融这样,能够不为“得知未来”所动的人,又是何等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