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辂似是早已料到了荀融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根本没有丝毫意外,仍旧是笑眯眯的,对着荀融、孙邕点点头,道:“清逸之气既已得振,吾不复滞矣。何平叔见召,就此别过!”
言罢,管辂拱手而去。
只是他最后的话,颇有些似明似不明,孙邕一时也难品出其中含意。
见管辂已是去了人群当中。
孙邕便也不再想他,仍旧与荀融谈论学问。
荀融也完全没把刚刚管辂主动相见的举动放在心上,如今何晏势大,体用说极受追捧,刚刚在魏国得以推行十年的形名说,随着曹广骤然驾崩,竟是转眼间就有了转入衰颓的迹象。
毕竟,就算朝廷再怎么掩藏秘密。
以形名说得来的法力难以如臂使指也是事实,每一个通过形名说获得了感应以上法力的修士,都能明确感受到。
曹广的真实死因,朝廷中有数的几个人不说,不意味着下面的其他人不会自行猜测。
正因此,何晏近来才会越来越受推崇。
毕竟,没有哪个高官显宦在身的大修士,想跟曹广一样,死得不明不白。
荀融这坚持形名说的修士,已是许久没有遇到能够畅快交谈的同道了。
故而,他与孙邕,都有心与对方结交,话题自便不会缺少。
像是焦县那边,可不止是一个司亮被审,据称那位县守还审了两位神只,虽说那两位神只俱非朝廷敕封的正神,不过是山野毛神,但县守审神只之事,也可算是一桩奇闻了。
说起这事,荀融又称赞一番,言说那县守毛绽以大魏刑律匡正神只行止,可称得上是“名实”之论的又一次开拓,从以前的限于朝廷、百姓,又开拓向了神只,乃至幽鬼,这或许能够成为形名说再进一步的重大契机。
唯一可惜的是,荀融不是当今朝廷主事之人,就算他看到了其中关要,也无法左右朝廷决断。
却说那边管辂来至人群之中,便见在场的朝廷要员当真不少。
领侍中何晏自是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