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太原兵工厂(二)

再就是二六式仿瑞士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这个是引进瑞士厄利孔公司的专利,以及用其提供的炮钢生产,是晋绥军内使用最广泛的防空炮,现在已经大量应用于太原城防和忻口、娘子关等阵地。

之后张恺继续介绍的是37毫米战防炮和各式迫击炮,虽然知道这些炮在战场上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但是看过前面的主流火炮后,众人已经对这些的炮的兴趣不大,走马观花的看过。

在从炮厂出来后,又陆续视察了枪械工厂和炸药工厂,炸药工厂主要就是听听产量,可看性不大,不过在枪械工厂,看到现在生产出来的枪械工业质感更强,性能更高后,李志坚也有点与有荣焉的感觉,这些兵器质量的提升,里面也有他的几分辛劳功劳。

这些工厂内的很多机械还是之前他给联系从国外购买的,他首先引进了美国最新型的电弧炉等设备,又引进了一些专家,对钢材的元素配比进行优化,祛除杂质,兵工厂的原料钢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增加了多台大功率高炉,产量也扩大了。

在人才培养上,他联系国立山西大学等对口专业的上百名年轻老师和学生到美德的钢厂进行专门的交流学习,现在这些人已经是太原兵工厂的技术骨干。

兵器的设计并不是很难,有很多成熟的优秀武器可以仿制,但是最难的就是材料,材料上不去,枪支、火炮的射程、精度和寿命都上不去。材料不同,对性能的提升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就说75毫米口径的山炮,一三式山炮炮管的寿命只有一百多发炮弹,经过他们改进的一七式山炮可以达到千发以上。

在李志坚将生产和研发结合起来之后,虽然他以后再顾不上管兵工厂的事,但是兵工厂内材料的研发工作一直都没有停,生产的炮钢质量越来越好,虽然还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火炮的生产要求,但是也将已经定型的火炮的质量提升了很大的层次。

小主,

尤其是仿制日式九四式山炮而来的二七式山炮,已经有不次于日本生产的质量,质感非常好。

现在新出来的新型105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山炮等几款产品,已经经受住了战场的检验,获得了前线官兵的欢迎。

当然现在太原兵工厂的人才不光是李志坚培养的,随着阎锡山政治影响的扩大,山西又成了现在为数不多可以进行大规模军工生产的地方,许多归国的军工方面人才也都来到了山西。

阎锡山对于投奔而来的人才,自是求贤若渴,欣然接纳,又进一步的促进了兵工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