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秋天,美丽的下午。
北京城的气温虽然不高,却也让人感觉十分温暖。
真的就是没有想到,蠢笨如此的陈本虚,会来上这个北京大学了。
其实能够来考,又幸运的考上了,全靠的是,因为当时自己放不下面子,一时激动,吹下来的一句牛皮。
记得是那天,在湖南作家协会的办公室。
石老师正和陈本虚商谈,要决定考哪个学校才好的事。
这个一表人材,浑身显儒雅之气的诗人,省作家协会的办公室主任。长时间的指导着陈本虚,终于获得了报考的资格。正准备和他仔细商量,看一看要考哪一所学校,相对好一些。
桌子上的资料里,可以选择报名考试的大学有三个:北京大学,湖北的一所大学,西北的一个大学。
“我建议,你还是去考湖北的那个学校吧。”
两个人正说话间,作家协会的孙主席进来了。
陈本虚赶快喊了声:
“孙主席,您好。”
孙主席眼睛看也没有看他,只轻轻说了一声:
“来了。”
就一屁股坐到旁边的长沙发上。一连贯的动作,是揣上了一张报纸,鞋子一脱,人就斜躺了下去,认真地看起了报纸来。
“老孙,你看呢。”
“看什么。”
“我想着陈本虚,去考湖北的那个学校,算了。”
听到这里,孙主席放下报纸,眼镜往下一拉,人坐了起来,眼睛瞪着陈本虚:
“陈本虚,我还在张家界,早就跟你说过了。你们这些人,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就要老老实实写。赶快写出好的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