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当时吹下的一个大牛皮

忐忑北大 杨双奇 1167 字 5天前

“人家是在写。”

“他很努力的。作品出得快。人很实在的。”

“最重要的是得明白,我们一个作家,关键要看的,是他的作品。陈本虚,你的当务之急。赶快弄他个三、五篇好的中短篇小说出来。”

“作品也是要的。”

“听说,你在攻长篇小说了。”

“是的。”

“依我看呢。你还早得很。你那个几个小说。我看了。不是我浇你的冷水。你的《清清沱江水》?还算是可以的。不过呢,你那几个小说加起来。也不怕你《清清沱江水?上了《小说选刊》,入了各种选本。也得了我们省里的《沈从文文学创作奖》我还是说,比不上你那个剧本《鬼雄》。

“那个剧本,你也看了。”

“你以为我这个主席,是白当的吗。那个剧本,只是你运气不好。太可惜了。要是你能早写个两三年。一旦她上了舞台。你陈本虚,就不是现在我们面前的陈本虚了。你说,有了好作品,比那张破文凭,不晓得要强到哪里去了?”

“小陈,这也是的。我也看了。”

“我们这里,你自己也晓得。有好作品的,没有文凭的,随便一抓一大把。你这么年轻,有什么怕的?老老实实写最好。我还怕的是,到你拿到了毕业文凭的那天,倒是写不出文章来了。”

陈本虚看着他,对着这些沉重的打击话语。他人早就听得傻傻的。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对他说才好了。

其实在陈本虚心里,也是非常地赞同,孙主席的这些话。人嘛,也到了三十多岁这个年纪,还去读什么破书。

你头一天晚上,辛辛苦苦,头昏眼痛,才背会了二十八个字。加二,或者是加三的一首诗。高高兴兴,睡了一觉。

明天早上起来,要是那个人是白居易,你就忘记了三十一个字。对方要是李白,那还好,你只是忘记了三十个字。搞得自己心里,十分地沮丧。

哪里还是一个正常人,学习的黄金时间?

不说黄金了,一个人,一旦过了上学的年纪,再去读什么书,就连那烂铁,也不是的了。

“至于你们要我出主意,考哪个学校。我看,你啊,说句实在话。西北的那个,可以去想一想。湖北的这个呢,你得好好地努一把力,靠着运气好,去闯一闯。说不定会成了范进。北京的那个嘛。”

说到这里,他不往下说了。看两个人眼睛还在看着他。就叹了口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