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剧本《鬼雄》。”
“《鬼雄》,怎么啦?”
“给我留用了《鬼雄》的信。”
“你说什么?那个剧本留用了?”
“真的留用了。”
“上演都不行?怎么又能够留用?”
“是省里的几位老师指导。进行了修改。才能够发表。”
“这可是一个大型的历史剧本。那是这些老师,帮助你化腐朽为了神奇?”
“就是靠的他们。”
“那你得感谢,省里面的老师们啊。”
“论戏剧杂志,一个省,都还没有一家。那要上去,是很困难的。”
杨县长一听,晓得是《鬼雄》,快要发表了,一时间就很是高兴。
“这可是比我们县里排练了再上演,意义和影响,还要大的啊。”
“是有可能。看我的运气了。”
“不过我又奇怪,这么个好本子,市里和省里,反差为什么那么大。”
“文学作品,情况多是这样。有的当时叫好。后来不行的。有的现在不行。后面不一定,又会传世的。那是太多了。”
“那可不可以说,省里毕竟比我们市,理解和欣赏煌水平。”
“那肯定也是有一定差距。”
“那以后我们这样。你看好不好。”
“怎么样。”
“如果再碰到类似情况,你要在第一时间告诉我,马上派车,送你到省里,哪怕是北京,去找那些有见识的领导,专家。”
“那就非常感谢县长了。”
“我们是要金子,正常闪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