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多家庭举全家之力却只能供一个读书人,正是因为如此。
梁家八口人,除了粱勉成丁需要交税,柳娉娘是女子,官府不授田,自然也不用交税,其余小的,最大的长子粱聿也才不过十一岁,都还没有成丁,自然也不用交税。
但是粱家依旧没什么银钱,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全家都在识字读书,还有就是柳娉娘身体抱恙,一到了冬日便要吃药。
所以就算粱勉有在私塾当先生的营生,官府分的八十亩口分田和二十亩永业田又都租了出去,所得收获也不过勉勉强强让家里几口人吃饱罢了。
所幸粱勉自己就是个有学识的,家里几个小子开蒙都是他亲自来的,梁家好歹一个书香门第,家里藏书也是有几本的,读书耗费最大的大头都能省了,余下也不过几个笔墨纸砚钱,粱勉也还负担的起。
也是今年,大郎往家交了这么多银子,郎君也有了润笔费,甚至二郎都赚了一贯钱,柳娉娘才能狠狠心拿出一贯银子让粱聿去买一刀纸。
从前梁家几个小的练字都是用的粱勉用剩下的纸,只有几个大的,字写的可以入眼了,才勉强让他们在最便宜的干净纸上练字。
前两年,大郎去了聚贤堂抄书,除了能练字和赚些口粮之外,偶尔还能和掌柜的换半刀便宜纸,这才让年纪稍微小点的二郎也能在好纸上练上字,所以他这手字比当初的大郎还好上三分,都是好纸喂出来的。
读书使人明理,粱勉不预备让自己的孩子当无知无畏的愚民,所以他的孩子都要读书。
在这上面,柳娉娘是以郎君的意志为先,她是个传统的古代女子,男主外,女主内,大事听郎君,家中小事听娘子。
前面几个大的都有的待遇,后面几个小的也得有。
眼瞅着四郎也六岁了,年纪虽然还小,但拿着笔写字也有模有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