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2章 没礼数

赵六郎要在家抄书,就没和蓉宝嘉宝两人到处玩。

过年除了人多热闹,还有很多好吃的,别人家不知道什么规矩,但赵家每年都要炸零嘴,像油炸鬼、馓子锅巴、圆子、丸子等。

有些是赵家祖传的习俗,有些是赵氏从跟人学的,挑些家里人喜欢吃的,一块炸了。

二十七号就开始炸豆腐。

蓉宝嘉宝自然不能错过,起了个大早就往灶房冲。

晴姐连春儿几个也在,烧火的烧火,打下手的打下手。

屋里十分热闹暖和。

晴姐把细柴放在腿上用膝盖一顶,木头就“咔呲”一声从中折断,她又添了不少柴火,抬头时余光看到蓉宝两个,先是笑说了句,“馋嘴猫来了。”

随即问道:“六郎哪去了?好几日没见到人。”

蓉宝拿着碗夹了两块豆腐,虽然心急,但还是耐心的吹了好几下。

嘉宝回道:“六哥在家里抄书。”

“抄书?去府县读书还要抄书啊?”晴姐没见过赵四郎抄书,至少在家里没见过。

因为赵四郎四书都还没读透呢,哪有时间去看别的经史。

他对自己的将来很有规划,努力考个秀才,若是运道好,二十多岁中秀才,便再入府学读几年,乡试不中,就回家当个教书先生。

如果连秀才都考不上,便去考府衙书吏,若是落了再考县衙书吏。

各地府衙和京城县衙的书吏选取特别严苛,虽是不入流的书吏,但将来若能在吏部的考察中脱颖而出,也是能做到一地知县,不过再往上走是没可能了。

但要是花溪县书吏,将来最多只能考个主簿。赵四郎心里还是有一点点期待的,若是两个弟弟有本事科举入仕,说不得他也能跟着往上走走。

地方书吏没出路,但六部书吏可就不能同日而语。就好比京中贵地,豆腐都能卖出肉价。虽然也是不入流的书吏,但比偏远县令威风多了。

赵六郎承认自己有点异想天开,京城里的官,就是一个小小的衙役,背后少说也站着一座小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