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才的培养,易飞一直都是不遗余力的。
自上次投入一千万铜钱鼓励麾下部众识字,易飞发现效果不错之后,便在上个冬天又投入了两千万铜钱的物资用以鼓励治下百姓识字。
现阶段,马邑基地三十万人,几乎人人都认识几个字,至少刷在墙壁上的标语,几乎人人都能认识。
但达到能读写五百常用字的人数,登记在册的却不到一万人,其中有四成还是十三岁以下的孩童。
如此情况下,继续搞这种鼓励识字的活动已经作用不大了。
有想法的人无论是为了高薪还是为了权势富贵,自己都会努力去想办法,没想法的人,继续出钱鼓励识字也作用不大了。
再者,当前这個识字人数,已经基本满足了现阶段的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至于有着更高要求的科研人才,仅仅只是读写五百常用字,连做一个科研牛马的资格都没有。
因此,下一阶段的人才培养计划,就该走上正轨,进行系统的学院化培养了。
但想要开办学院培养人才,真正的难点不在学院的建设,而是书籍和老师。
造纸术虽然早就已经出现了,但产量和质量都还差的远,而相关行业的匠人,更是凤毛麟角。
早在魏郡的时候,易飞便找寻过懂造纸的人,可费尽心力找到的几个都只是普通的造纸匠,说白了就是见过造纸的帮工,真正懂技术的一个都没有。
发现找不到人之后,易飞只能自己培养这些学徒工,至少他们见过造纸,心里有一个概念不是。
可易飞自己也不懂造纸技术,他给的指点也就有限,只能是大方面的给出建议,然后投入资源让他们不断的尝试。
到这个夏天,造纸术总算是及时有了突破,虽然纸张的质量易飞还是不怎么满意,但不用来长期保存,只用来书写和印刷课本这种时常更换的书籍,已经是可以的了。
最重要的是,相比于竹简,纸张和书籍的成本有了极大的降低,已经有了大规模普及的基础。
书籍可以大规模印刷之后,学院的建设便也提上了日程。
教育的重要性易飞是知道的,虽然他治下也有一些因各种原因加入进来的、读过书的人,但易飞不打算让这些人插手教材的选拔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