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
陈仲沉吟着,想要将周青传来的有关“神域”法门,再行揣摩一番,但一股来自性灵深处的疲惫,阻止了他。
陈仲毕竟不是神只,没有相对应的权柄,纯粹依靠神念去催动神道有关的任何法门,负担都是相当大的。
最重要的是,陈仲的神念也远远称不上强大,至多,比相同境界的寻常修士强了一筹。
断开了与小幽冥中周青的联系,陈仲平抑一切心绪,恢复到了纯粹的静观之中,任由诸气抟炼,自行恢复。
这也是此次修为大进后,陈仲真正意义上的首次定静。
不知过去多久,陈仲于内景中所见境况,无声无息便生出了变化。
不!
这不是“生出”的,而是原本就在的。
只不过,曾经的陈仲无法观辨得知,现如今则可以察觉了。
原因,则在于内景中陈仲的“身体”已经大体成长完成,膻中处的莫名源泉也恢复了寻常,按照陈仲的领悟,他此后还需要继续静观,直至“身体”纤毛毕现。
如今,内景中的陈仲“身体”,就开始在表面皮肤上显现出细微的空隙,那些都是毛孔。
而随着空隙的出现,陈仲见到了原本虚无、空寂的内景,正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的,与外景的交汇!
那是丝丝缕缕的气息,从外透入,同时也由内吸引而至。
这其实是内外共同的作用。
陈仲瞬息间闪过一丝明悟,同时也想起了杨宝所说的“内外同印证”。
杨宝的“内外”,绝不仅仅是寻常修士所理解的内外!
陈仲在未曾见得这般景象之前,也是万万没有想过,内外除去“内景外景”、“性灵身躯”这两重修士们最常讲述的对比,还有着真正明指的体内、体外。
这是大道自然落于人身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分出的内外区别,体内的属于“我”,体外的便是“非我”,但“我”与“非我”时刻交汇,且互相影响,如此仅仅修行“我”或者“非我”,均是不能得道的。
怪不得杨宝说“内外如能同印证,堪笑青春不老人”,他所讲的“内外同印证”,不仅仅在“我”的内外中印证,更要在“非我”中印证。